水環境綜合治理行業市場空間將逾千億
作者:admin 閱讀:379時間:2019-10-26 05:14:00
目前,我國水資源污染嚴重,單純的“污水處理”已經不能滿足水生態修復的需求。因此,水環境綜合治理從控源和生態修復的核心出發,成為了目前治水的主題。而在政策驅動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整個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空間將逾千億。
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必要性。中國水資源面臨兩大困境:困境一,水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中國人均水資源約為2000立方米,僅為全世界人均水資源平均水平的1/4,屬于輕度缺水國家。并且中國的水資源分布非常不均勻,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占了全國81%的水資源,但是土地面積卻只占全國不到40%;困境二,水資源污染嚴重,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開展,全社會用水量不斷上升。但是由于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滯后性,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體,造成大量的湖泊和河流的水質低于生活飲用水標準,近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性。
水環境綜合治理≠污水處理。污水處理是指將污水處理后達到市政污水排放標準,但是現行市政污水排放標準與地表水標準差距較大,致使處理后排出水質無法達到功能區域的水質要求。所以從污水處理升級到生態修復是必要選擇。生態修復的重點是將受損水體通過外源污染控制、內源污染處理和生態系統修復三個過程,從而恢復成健康水體。
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核心是控源+生態修復。根據國內外的治理經驗,我們總結治理的核心是控源和生態修復,控源主要包括建立污水處理機制、減少排放、技術革新實現生態農業等。而生態修復則主要在于生態系統的重建,目前行業內比較成熟的方式是基于穩態轉換理論的清水型生態系統重構法。
政策驅動+需求升級,市場空間將逾千億。從政策層面上,“水十條”發布為十三五期間的水治理工作制定明確的完成目標和實施手段。在黑臭水體的治理上,住建部專門制定了計劃安排,要求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從資金來源上來看,PPP模式的興起則喚起了水環境綜合治理新一波投資熱潮。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投入原來主要依賴政府的財政收入,項目主要以EPC/BT/BOT的模式進行。引入PPP模式可以把政府從資金鏈中摘出來,變成項目提供方和監督方。在財政部已經公布的3批示范項目中,涉及水環境治理的項目占比達到8.7%,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根據政策的指導,我們測算了水環境綜合治理中最重要的兩塊水源地修復和黑臭水體治理兩塊的市場空間,到2020年這兩塊的總投資將超過1500億,項目重點都將落在生態修復這塊上。
- 上一篇:工業廢水治理成重頭戲
- 下一篇:沒有了!